陜西省環境保護廳
關于印發2015年全省環境保護工作要點的通知
陜環發〔2015〕16號
各設區市環保局、楊凌示范區環保局、西咸新區建設環保局,韓城市環保局,廳機關各處室、廳直屬各單位:
《2015年全省環境保護工作要點》已經省廳研究通過,現予印發。請你們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做好貫徹執行。
陜西省環境保護廳
2015年3月17日
2015年全省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2015年工作,對于圓滿完成“十二五”環保規劃預定目標任務,推動全省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5年環保工作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為統領,按照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全省第九次環保大會、全省“兩會”的總體要求,圍繞全面提升環境質量總目標,用好總量減排和目標考核兩個抓手,突出大氣、水、農村污染治理三大重點,運用系統化思維和法治化方式,加大以機制創新為重點的環境保護改革力度,加大以監測、執法和應急為重點的行業監管力度,加大以能力建設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改善力度,加大以環保“八項權力”為重點的黨風廉政建設力度,在污染治理上堅持標本兼治,在環境監管上體現依法鐵腕,在具體工作上力求實現新突破,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美麗陜西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具體目標是:保持全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關中地區PM2.5平均濃度較上年下降2%以上,關中、陜北、陜南PM10平均濃度分別較上年下降3%、2%和1%以上;渭河干流楊凌以上斷面保持在Ⅲ類水質,楊凌以下斷面達到Ⅳ類水質,入黃斷面穩定達到Ⅳ類標準;漢江、丹江出境斷面水質繼續保持在Ⅱ、Ⅲ類標準;設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98%以上,農村飲用水安全率有較大幅度提高;穩步推進土壤污染治理,全面完成農村環境保護連片整治任務;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分別削減0.5%、1.5%、1.5%和6%,“三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強化核與輻射、危險廢物和重金屬的污染控制;加大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力度,加強秦嶺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保障全省環境安全。
圍繞上述總體思路和具體目標,2015年要切實抓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深化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
1.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開展環境容量研究,確定容量預警標準,對環境容量超載區域采取限制性措施;以環境功能區劃為基礎,統籌水、大氣、土壤和生態環境敏感區,依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研究分區域管理的建設項目環境準入紅線。
2.創新環保管理機制與制度。完善《陜西省大氣污染重點防治區域聯動機制改革方案》,形成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機制。初步建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加快探索并完善更加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3.充實生態環保經濟政策體系。制定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激勵政策,出臺燃煤電廠除塵提效補貼政策。積極穩妥推進面向社會購買環保公共服務。創新環保投融資機制,鼓勵吸引社會資本投向環保領域。加快開展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在重點行業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4.制定“十三五”環保規劃。精心編制好“十三五”環保規劃,同時,認真做好“十二五”環保規劃終期評估。
5.加強環保地方立法。加快推進《陜西省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立法。著手開展《陜西省環境保護條例》立法前期調研。積極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研究。
二、持之以恒地抓好污染減排工作
6.扭住減排重點不松勁。出臺《陜西省2015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實施方案》。完成2015年國考重點減排項目。突出抓好火電企業脫硝工程建設、超低排放改造等工程,加強關中30萬千瓦以上火電超凈排放改造和全省30萬千瓦以下火電脫硝建設,持續推進燃煤鍋爐脫硫、脫硝工作。關停10萬千瓦以下不能達標排放的火電機組。大力減少污染物排放,確保“十二五”減排目標圓滿完成。
7.核定重點企業排污量。制定《陜西省重點排污行業排污量核定辦法》。啟動省控、市控排污企業排污量核定工作,核準重點監管企業污染物實際排放情況并實行信息公開。
8.建立無縫統一的污染源監管制度。全面執行陜西省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把排放總量指標落實到所有企事業單位。深化企事業單位排污總量管理和排污權交易,與排污許可證管理做到無縫對接。繼續推進刷卡式總量監管。
三、不斷加大大氣、水及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力度
9.打好治污降霾攻堅戰。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制定并嚴格實施《“治污降霾·保衛藍天”2015年工作方案》。按照省政府要求對各地各部門落實《2014年治污降霾保衛藍天工作方案》情況進行考核。進一步完善減煤、控車、抑塵、禁燃等工作措施,并加大實施力度。
10.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有力有效執行區域聯動機制,建立空氣質量應急預警系統。全省范圍實施網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監測預報、會商研判、信息公開、應急響應、檢查評價和執法問責等六種機制。西安市完成PM2.5源解析工作。
11.深化“一河兩江”水污染治理。大力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制定并實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鞏固提高三年行動方案(2015—2017年)》。繼續堅持好斷面監測定期公布、流域生態補償、河長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強治污項目建設與運行管理。嚴格落實《漢江丹江流域水質保護行動方案(2014—2017年)》,嚴格實施漢丹江流域重點行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建立水源污染事故防范預警應急體系,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確保漢丹江出境水質穩定達到優良水質標準,為“一江清水北送”提供堅實保障。
12.啟動陜北主要河流治理。強化對延河、無定河等陜北主要河流的污染治理,借鑒渭河治理經驗,綜合施策,多管齊下,穩步提高水質達標水平。
13.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監管。部署開展全省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工作,完成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試點開展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劃分示范項目,加強監測與防范,確保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
14.深化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鞏固提升42個示范縣區連片整治成效。籌備召開全省農村環境保護現場推進會。做好2014年度全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推進和驗收工作,迎接國家對我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綜合驗收。
15.推動全省農村環境整治走向深入。深入實施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認真總結凝練“十二五”全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經驗,注重資源整合,創新融資渠道,極大推廣并用以指導全省農村環保工作,形成可復制的農村環保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市區開展全域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爭取國家將我省納入新一輪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計劃。
四、突出抓好重點區域環境治理
16.加強重點區域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針對陜北(油泥污染)、韓城工業集中區、陜南(重金屬污染)、煤礦及非煤礦山聚集區等重點區域,堅持“一區一策”,開展區域綜合治理,有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有效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17.加強秦嶺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秦嶺地區大生態建設,切實貫徹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進一步健全秦嶺保護管理機制,強化環境監管,嚴懲破壞秦嶺生態環境行為。
18.啟動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試點。對《陜西省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意見》實施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重點圍繞化工、金屬冶煉、農藥、電鍍等行業污染場地,開展工業企業污染場地修復治理試點工作。
19.強化重金屬污染治理與考核。抓好涉重金屬企業限產限排工作,商洛市、安康市、漢中市,以及鎮安縣、鳳縣、旬陽縣、勉縣要加快項目進度,確保按要求全面完成規劃項目。確保有生產活動的重點監管企業今年至少完成一輪清潔生產審核。研究制定我省重金屬規劃實施考核辦法,夯實主體責任,嚴格考核與獎懲。
五、著力發揮環境影響評價“控制閘”作用
20.推進規劃環評開展。加快推進涉重金屬的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以及開發區、工業園區等重點領域的規劃環評,以環境優化開發為導向,形成以環境質量倒逼治污減排、倒逼轉方式調結構的聯合驅動機制,從源頭上解決布局性和結構性環境風險。
21.強化“三同時”監管。全面貫徹落實新環保法,對違反“三同時”項目加強管理,逐一梳理,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一企一策,切實推動問題項目整改工作開展。強化建設項目環境監管,加強施工期環境監理,加大建設項目試運行監管力度,完善環保驗收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嚴把“三同時”驗收審批關,全年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審批率超過98%。
22.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加強對重大項目環境保護方面工作的指導,以企業為中心提供優質服務,主動與省發改委、工信廳和省屬重點企業進行對接,征集項目信息,加強溝通交流,提早做好謀劃。
六、扎實做好環境保護執法和環境應急工作
23.嚴格執行新《環保法》。發揮按日計罰、查封扣押、行政拘留、追究刑責等強力手段的威懾作用,促進形成“不敢污染、不能污染、不愿污染”的新常態。全面加強對下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環保職責履行情況的督查。加強與公檢法等部門工作銜接和協調,提高執法的嚴肅性、權威性。
24.扎實開展環保大檢查。扎實開展全省環境突出問題排查大整治,對全省各級各類工業園區、石油開發企業、非煤礦山、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進行拉網式大排查,對大檢查梳理出來的環境風險點,明確整治責任主體、整改時限、驗收標準,實行臺賬管理,確保有效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25.深入開展專項執法檢查。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重點檢查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以及燃燒鍋爐等污染物排放情況。加強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重點時段的執法檢查,推進聯合執法、交叉執法。開展農村和生態環境專項執法檢查。認真組織開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南水北調工程沿線等專項執法檢查。依法嚴肅查處畜禽相關違法行為。認真組織開展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執法檢查。
26.有效提升環保執法水平。加強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的監管工作,升級改造現有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有效利用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依法查處超標排污、弄虛作假等環境違法行為。認真組織開展環境執法稽查工作,對轄區內30%的市(地)和5%的縣(區)開展稽查。
27.不斷增強環境應急能力。建立突發環境事件處置責任體系和工作制度,全面提升大氣、水、輻射、危廢等日常監管和事故應急管理工作水平。建立陜西省輻射事故專業搶險救援隊伍。
七、切實加強輻射環境安全和固體廢物監管
28.加大放射源安全管控力度。結合《陜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條例》的宣貫實施和核安全文化專項推進行動開展。組織開展放射源全程安全檢查工作,加強流動放射源的安全監管。落實輻射工作單位的主體安全責任和各級監管部門的監督責任。
29.提升輻射環境監管效能。加快省、市兩級監管能力建設步伐,進一步提升監測能力水平,建設在線監控系統,完善核與輻射環境國控和省控點位,及時發布輻射環境質量狀況報告。加強廢舊、閑置及無主放射源的收貯、保管和監督,完善工作機制,確保安全可控。
30.加大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力度。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督查考核,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實現到2015年產生單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達到95%,經營單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達到98%的目標。做好固體廢物臺賬管理和申報登記,建立危險廢物信息庫,實行危險廢物動態管理。健全危險廢物電子轉移聯單制度。開展電子廢棄物污染專項整治。
31.加快固廢危廢處置能力建設。支持禮泉再生資源產業園建設、陜北地區危險廢物處理與利用項目和陜南地區利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回轉窯處置各種冶煉廢渣項目。建立健全醫療廢物回收處置體系,加強農村醫療廢物的污染治理。加強涉重金屬企業廢渣規范化管理、處置和綜合利用管理工作,處置歷史遺留工業危險廢物。做好國際履約工作。
八、顯著提高環境監測質量與水平
32.完善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建立日常監測、預警監測和應急監測相結合的環境監測體系,擴展環境監測深度與廣度。加強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提高監測數據的有效利用。推動建立環境自動監測第三方運維管理機制。
33.加強重點污染源監測。做好全省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質量控制,每季度發布全省重點污染源監測通報。加強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和自行監測,開展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及時規范向社會公開監測信息。加強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運行管理,年底前確保渭河流域重點排污企業和全省200余家重點排污企業在線監測裝置實現穩定運行。做好全省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質控抽測工作。
34.做好專項環境監測工作。加強水環境質量監測,抓好渭河、漢江、丹江等重點河流水環境質量監測;加強重金屬污染源以及對本地環境安全有重大隱患的典型特征污染物監測;加快建立全省土壤環境監測網絡,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加大輻射環境監測力度;繼續做好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
九、大力提升環境保護支撐保障能力
35.加大環境科技創新與應用。圍繞大氣、水污染防治重點,組織開展城市空氣清潔系統項目實驗;擴大燃煤電廠煙氣超凈排放技術、中水回用、城市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人工濕地等技術應用范圍;推廣應用水專項和大氣專項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國家先進適用環保新技術。
36.加強環境標準評估和制(修)訂。對現有地方環保標準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組織對城市施工揚塵標準、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催化劑標準、油污泥處置標準、在用車排氣污染物限值及檢測方法(遙測法)等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開展對延河、無定河流域重點行業水污染排放標準編制的前期調研工作。
37.推進生態創建與自然保護區工作。爭取完成1-2個國家級生態縣、8-10個省級生態縣的考核驗收。完成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41個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對西安、咸陽兩市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復核,力爭1個設區市和4個縣通過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技術評估、考核驗收。爭取新建1-2個自然保護區和晉升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8.用好各類宣傳載體。通過主流媒體和我廳政務微信、微博,加大環保工作宣傳和環保知識普及,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培育環保文明行為,引導市民踐行綠色、低碳的環保理念,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崇尚自然、愛護環境、低碳生活的良好風尚。
39.拓寬公眾參與渠道。進一步擴大環境信息公開,采取有獎舉報、媒體監督等方式,建立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的有獎監督舉報機制,開展警示教育,推動和鼓勵公眾廣泛參與,促進各類社會單元和社會公眾自覺履行環保責任。采取曝光典型污染案例、召開污染事件通報會等方式,增強污染行為監督的威懾力。組織好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系列宣傳活動,廣泛搭40.提高環境信息化水平。加強網絡和信息化管理,保障全省環保專網、環境監控綜合管理平臺、在專網上部署的應用系統的安全暢通和穩定運行。實施環境數據共享發布和公眾服務系統開發應用,不斷提升網站信息發布質量。
十、認真加強全省環保系統自身建設
41.積極探索建立環保新體制。就我省環保系統市以下垂直管理體制運行狀況開展調研。積極爭取編制部門支持,加快探索推動完善基層環保管理體制機制。
42.重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引進一批高學歷、高層次、高技能人才,推薦一批技術帶頭人,培養一批技術骨干力量??茖W謀劃,協同做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增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切實抓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落實工作。
43.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強化環保資金管理工作,優化項目安排,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全面建立工作臺賬制度,實行清單管理,做到全過程任務明確、責任明晰、進度可查、檔案完整。全面優化分工協作機制,全面提高環保隊伍執行力。切實加強考核工作,更加注重考核常態化,用好考核成果。
44.積極促進行風政風好轉。簡政放權,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務公開透明運行機制。以創建文明行業為抓手,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三嚴三實”,持續加強政風行風建設,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作風、提高服務效能、提升服務能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環保工作的滿意度。
45.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落實作風建設各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決防止“四風”反彈。認真貫徹中、省紀委五次全會精神,夯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