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國夢·正能量宣講團系列活動之藍十字微講堂在北京開講,北京郵電大學經管學院呂廷杰院長以《布道解惑互聯網+》為題,解讀自己對于“互聯網+”的理解。原中央統戰部秘書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重慶小天鵝集團總裁何永智等嘉賓為微課堂首講致辭。本場微課堂也正式拉開了“中國夢正能量宣講團”系列活動的序幕。
互聯網的演變
自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之后,社會各界都有不同的解讀。騰訊公司的馬化騰強調“互聯網+”是讓一切互聯,而阿里巴巴的馬云強調的是挖掘數據價值,強調從IT經濟向數據經濟轉型。
呂院長則表示,“互聯網+”就是讓互聯網廣泛擁抱實體經濟,成為社會生產力,創造價值。
呂院長認為桌面互聯網就是1.0時代,暨人們只在電腦前登陸使用互聯網。但隨著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已經像空氣和水一樣對我們十分重要,我們希望無處不在地使用它,這就使得移動互聯網成為主要形態,便是2.0時代。
關于2.0時代,呂院長回顧了從黑莓應用到喬布斯的蘋果手機,分析了移動互聯網的演進路徑。他認為,我們應該關注一個新問題,移動互聯網正在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在過去的幾年里,互聯網通過替代別人來實現價值轉移的同時,也在創造著新的價值。但是,我們知道互聯網要創造價值,就必須成為社會生產力三大要素(生產者、生產資料、生產工具)中的生產工具。所以,呂院長認為,互聯網必將把我們帶到一個跟社會生產力相結合的新時代,即“互聯網+”,3.0時代。
3.0時代企業必須借助“互聯網+”轉型
呂院長認為,未來各個領域,無論你是做服務的還是做產品的,你都離不開且要使用互聯網。為什么呢?因為互聯網正成為一種新型的工具,就好比你跟別人賽跑,你光著腳跑,別人開著車跑,你肯定就跑不過人家,因為工具不同了。但是,呂院長也指出,“互聯網+”絕對不是簡單的把傳統產業搬到互聯網上,而是要對產業徹底改造。
呂院長稱,目前已經有不少企業已經在“+互聯網”上嘗到了甜頭,但是很多專家指出這條道路不能夠長久。是要“互聯網+”?還是要“+互聯網”?恐怕只有弄懂這兩個概念后,我們才能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更好的生存。
那么關于為什么“+互聯網”能夠生存,但是不能夠長久,而“互聯網+”將產生顛覆性的重構呢?這里面基于互聯網應用的平臺規律,呂院長將在下一次微講堂的課程中,為大家進一步深刻的剖析,讓大家能夠掌握平臺經濟及分享經濟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