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金華某小學采用一種腦機接口頭環,通過監測腦電波看學生上課時是否“走神”,并為學生的注意力情況打分排名。此事引起人們對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廣泛熱議。專家認為,“人工智能+教育”雖有廣闊發展空間,但應小心審慎,尤其是作為教學設備應用于課堂時,更要確保安全有益。
給學生戴頭環會造成負面影響
“這是有很大問題的,人工智能如果由手段變成了目的,在教育中濫用或過度使用,其教學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會產生副作用,造成負面影響。”針對給學生戴頭環的現象,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高奇琦教授認為,“要考慮在使用中對學生的成長是否有利,如果學生戴了頭環有‘被監控’的心理壓力,長期可能導致心理不健康。而這個是最根本的,如果心理都不健康,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在高奇琦看來,用來監測學生上課狀態的頭環還有倫理上的風險。“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我們大人愿意戴頭環嗎?如果老板在工作場合中給每個員工戴頭環,這就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了,無形中增加社會的緊張關系。所以,人工智能應用到學校課堂中,以人為本是基本前提。”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龍寶新教授更是反對戴頭環:“這種電子‘監視’的做法侵犯兒童的隱私權,不利于兒童健全人格、自覺美德的形成。”
近年來,有關“人工智能+教育”的話題并不少見。去年5月,杭州某中學引進“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實時統計分析學生的面部表情和行為,可以識別高興、反感、難過、害怕、驚訝、憤怒和中性7種表情,以及閱讀、書寫、聽講、起立、舉手和趴桌子6種行為。今年3月初,廣東省某中學斥資485萬元采購3500個電子手環,用來精準定位、檢測上課舉手次數及每日活動量等。今年9月,某大學在教室試點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除了自動識別學生出勤情況,還全程監控學生課堂聽講情況,能識別學生在課堂上抬頭低頭了幾次,是否在玩手機,是否閉眼打瞌睡等。
針對人工智能進校園的現象,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曾表示,“人臉識別進校園,既有數據安全也有個人隱私問題,我們要加以限制和管理?,F在我們希望學校非常慎重地使用這些技術軟件。”
確保安全可靠可控
“人工智能飛速發展過程中,會涉及大量的法律、倫理、社會等問題。‘人工智能+教育’引起討論,會促使各界重視起來、行動起來,更好地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高奇琦說。
龍寶新認為,“人工智能+教育”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將教育教學活動技術化、機械化,直接影響豐富人性、自由人格、深刻情感的形成。教書育人試錯成本太高,在“人工智能+教育”落地過程中,不能一味強調科技力量,而忽視了最基本的倫理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應。
尤其是一種新科技產品作為教學設備應用于課堂時,更需要來自教育、科技等部門的權威認可、嚴格規范、科學指導,并且要經科學和倫理的雙重核驗,證明產品具備足夠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針對人工智能發展中的問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加強人工智能發展的潛在風險研判和防范,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此外,要整合多學科力量,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倫理規范。
“自適應”助力教學
實際上,伴隨著5G、語音識別、圖像識別、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教育”正成為一種趨勢,讓技術賦能課堂,本無可厚非。高奇琦說:“如果用得好,確實可以改善、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龍寶新看來,“人工智能+教育”的出發點,應當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豐富優化教育的手段,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可視化水平,增強立德樹人的效能。
36氪研究院發布的《人工智能商業化研究報告(2019)》指出,人工智能目前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發展主要有三個方向,分別是針對教學內容的人工智能學科教育、針對教學活動的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工具、針對教學環境管理的教育物聯網解決方案。
在教學內容方面,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把人工智能學科教育上升為國家戰略,指出要在高校開展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課程,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
針對教學活動,目前市場上已出現各類能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的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工具,比如拍照搜題、在線題庫、組卷閱卷、作業布置批改、口語聽力測評等智能產品。高奇琦表示,“自適應學習系統”是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方向。“自適應學習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精準判斷出哪些方面需要查缺補漏,然后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和學習內容,在“教、學、評、測、練”等環節應用廣泛。
對于教學環境管理,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專家組專家、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吳砥曾指出,人工智能教育已開始應用于智能分班排課、招生管理、課堂考勤管理、智能圖書館、智能校園安防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