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位于“一帶一路”銜接點,打造要素配置中心得先天之利。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經濟要素富集廣西,各種政策、機制落戶廣西,廣西成為“一帶一路”要素配置中心呼之欲出。
繼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2014年以來,國家先后批準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和左右江革命老區等發展規劃,廣西全域實現了國家戰略全覆蓋,享有民族區域自治、西部大開發、沿海沿邊沿江開放、革命老區振興等疊加政策。
2015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人民大會堂廣西廳,與廣西代表團代表共商國是,共話發展??倳浿赋觯S著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廣西在國家對外開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要加快形成面向國內國際的開放合作新格局,把轉方式調結構擺到更加重要位置,做好對外開放這篇大文章。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對廣西的定位,是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獨特優勢,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這是黨中央賦予廣西的新定位、新要求。
立體多維聯通樞紐
2014年10月28日,北部灣港開通首條直航東盟的“中國欽州港-韓國-印尼-泰國-越南”外貿集裝箱定期班輪航線,定期集裝箱班輪航線達到35條,與東盟地區的文萊、印尼、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建立了海上運輸往來。中船欽州大型海工修造及保障基地等開工建設,沿海港口新增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新增通過能力3802萬噸,總通過能力超2億噸,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達74個,與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1個港口通航,海運網絡覆蓋全球。
陸路方面,2014年以來,中越北侖河二橋開工建設,防城至東興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靖西至龍邦出邊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新增武宣及中越邊境的德保、靖西、那坡共4縣通高速公路,規劃的經越南通往東盟國家的12個國際公路通道接點中,4個高速公路接點已建成2個、在建1個,8個普通公路接點全部建成高等級公路。
如今,廣西正在“打通三大通道、推進五網同建”。一條是聯通海上東盟,由廣西北部灣港口向南通往東盟各港口以及南太平洋、印度洋;一條是聯通陸上東盟,從南寧經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一直到新加坡,也就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一條是以南寧為節點,向北通過貴陽聯通成都、重慶再聯通蘭州、西安,也就是西部南北國際新通道。通過這三條通道,使海上東盟與陸上東盟相連,西北與西南相連,中亞與東南亞相連,海上絲路與路上絲路相連。同時,與東盟國家共建高速公路網、鐵路網、海運網、航空網、通信網這五張網,將廣西切實打造成為立體多維的海陸聯通樞紐。
互利互贏跨境產業
2014年廣西進出口額達到405.5億美元,增長23.5%,在全國排第5位。其中,與東盟貿易占全區外貿總額的49%,同比增長24.9%。
廣西在國家商務部指導下完成了多個跨境經濟合作區方案設計與建設。中馬欽州產業園多個項目完成主體施工,馬中關丹產業園鋼鐵項目一期正式動工,開創了“兩國雙園”新模式。由廣西農墾集團在印尼承建的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有10個項目建成運行,累計上繳印尼稅收2000多萬美元。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正在與越南方面合擬兩國共同總體方案。
廣西將依托中馬“兩國雙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文萊-廣西經濟走廊等境內境外園區,大力承接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和跨國公司產業轉移,服務中國優勢產能和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到東盟投資,構建與東盟的跨境產業鏈、跨境物流鏈、跨境金融服務、跨境電子商務等,形成利益共享的區域價值鏈。
積極促進商貿物流
廣西圍繞棕櫚油、橡膠、有色金屬、糧油等地區特色優勢產品,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構建通達高效的跨國物流大動脈。
構建“南菜北運”流通大通道,暢通東盟國家與中國北方的農產品物流,建設中國-東盟南北果蔬集散中心。加快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便利化,探索實施“兩國一檢”新模式,提高通關效率。
沿邊重點試驗區中,東興試驗區實施境外自然人經營管理試點,試驗區內共發展越南籍自然人經營戶227戶、從業人員426人。憑祥試驗區申報建設加快,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開通中越公務車及客貨運直通車,在國內率先開展紅木交易等跨境電子商務。
北部灣經濟區口岸通關一體化方案的實施,推動了“三個一”合作、“六市一關”、“單一窗口”建設,大大縮短了企業辦理查驗時間。全廣西通關作業無紙化報關單比例達75.4%;擴大“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和“屬地申報、屬地放行”模式;北海出口加工區B區(一期)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欽州保稅港區二、三期通過驗收,欽州保稅港區目前已有150多家航運、物流等企業落戶;憑祥綜合保稅區擴容提量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打造要素配置中心
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
廣西位于“一帶一路”銜接點,打造要素配置中心得先天之利。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經濟要素富集廣西,各種政策、機制落戶廣西,廣西成為“一帶一路”要素配置中心呼之欲出。
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啟動后,中越邊境市東興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東盟貨幣服務平臺,創造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幣與越南盾兌換特許業務試點地區,成立了全國第一家跨境保險服務中心。東興中越邊民互市貿易交易結算中心每天的交易額在1200萬元左右,而且交易全部做到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沿邊金改極大地促進了邊境貿易的發展,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中國與東盟雙向投資全面推開。東盟會作為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與東盟相互間的投資合作。在第11屆東博會上,中國與東盟國家各國簽約合作項目22個,占簽約項目總數的31%。除廣西企業外,廣東、江西、湖南等省均與泰國、馬來西亞、緬甸、越南等東盟國家相互投資,投資金額同比上屆增幅明顯。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成為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國際集聚區的核心區,它集科技展示、信息交流、科技孵化、配套服務、會展服務、技術培訓為一體。技術轉移中心成立僅一年多,就與柬埔寨、緬甸、老撾、泰國、印尼5國建立了雙邊技術轉移中心,目前正在積極推進與馬來西亞、越南等國的共建事宜。截至目前,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先后在中國和東盟國家開展技術轉移系列活動20余場,組織約730項技術進行展示、對接,促成中國與東盟國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338項。同時,廣西也成為中國與東盟首選的培訓基地,中國-東盟法律、旅游人才、非通用語種翻譯培訓基地等紛紛在廣西落地,這些培訓基地為中國與東盟合作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證。
從2004年到2015年,在廣西南寧舉辦了12屆東博會,集聚了40多萬名客商參會,有效促進了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自由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成為中國與東盟乃至與世界各地要素配置最具象的平臺,為廣西成為“一帶一路”要素集聚和交易基地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人文紐帶緊密相連
“一帶一路”的建設需要社會基礎和民心基礎。廣西充分利用在南寧設立的中國-東盟婦女培訓中心、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培訓中心、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等渠道,在東博會框架下承辦更多的人文交流活動,推動中國-東盟在教育、文化、旅游、婦女等人文領域的深入交流,構建中國-東盟人文領域的對話平臺、現代信息交流平臺、文化研究平臺。
廣西與東盟國家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在教育、文化、旅游、智庫等多個領域,廣西與東盟國家廣泛開展合作,如海外“歡樂春節”“中國廣西文化年”“中越青年大聯歡”等一系列文化活動。
除此之外,廣西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在醫療、減貧等領域深入展開,包括加快建設中國-東盟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在憑祥市和東興市設立兩個疾病監測點,與越南定期交換疾病監測信息,共同舉辦霍亂等疾病培訓班,開展艾滋病防治項目,建立跨境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
今后,廣西將積極落實《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合作發展規劃》等文件要求,推動相關機制和項目在廣西落地,加強與東盟友好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積極開展黨際交流及青年、婦女交流,加強東盟國家高層和民間的人脈網絡建設,牢固構筑民心相通的紐帶,打牢“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