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時代背景
二、建設原則
三、框架思路
四、重點合作領域
五、完善合作機制平臺
六、廣西積極行動
七、共建共享創造美好未來
前 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參加2013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時強調,鋪就面向東盟的海上絲綢之路,打造帶動腹地發展的戰略支點。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是一項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
為積極參與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發布《廣西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思路與行動》。
一、時代背景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廣西合浦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千百年來,廣西秉承開放精神,與東南亞、南亞保持密切的經貿文化往來。隨著“一帶一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的加快,廣西加速開放進程,成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基地,成為東盟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重要平臺。
2015年3月,中國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外交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對廣西的要求是:發揮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構建面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2015年3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廣西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對廣西的上述新定位和新要求。
二、建設原則
堅持互利共贏,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堅持市場運作,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通行規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的作用。
堅持改革創新,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以改革推動對外合作,以對外合作促進改革。
堅持民心導向,與沿線國家一道,互盡所能,各施所長,共同解決百姓最關注、最迫切的發展問題,使建設成果惠及沿線各國人民。
三、框架思路
根據《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對廣西定位要求,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在繼續深化與東盟國家合作的同時,拓展與絲路沿線其他國家的合作,重點打造“一廊兩港兩會四基地”,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共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以南北陸路國際新通道(南寧—蘭州,南寧—新加坡)、粵—桂—中南半島綜合運輸通道、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中國—東盟信息港等為骨干支撐,加快中國連接中南半島的高速公路網、鐵路網、海運網、航空網和通信網建設,將中國與中南半島、“一帶”與“一路”有機銜接起來。共建國際合作園區、跨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等合作平臺,以廣西為主要基地,促進中國內陸地區、東部發達地區與中南半島產業對接,將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打造成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主軸。
共建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以北部灣港為基地,加快與東盟國家共同建設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港口城市之間在互通航線、港口建設、臨港產業、國際貿易、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動中國與東盟各港口城市之間形成航運物流圈、港口合作圈、臨港產業圈、旅游合作圈、友好城市合作圈,促進海上互聯互通。
共建中國—東盟信息港。以深化網絡互聯、信息互通為基本內容,構建基礎設施、技術合作、經貿服務、信息共享、人文交流等服務平臺,形成以廣西為核心,面向東盟、服務西南中南的國際通信網絡體系和信息服務樞紐,發展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互聯網經濟,與東盟國家攜手共筑“信息絲綢之路”。
共辦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繼續與東盟國家共同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延伸展會價值鏈,將服務范圍由中國—東盟“10+1”拓展到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10+6”乃至更大范圍區域,打造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發展的服務平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多領域交流的公共平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的核心平臺。
共建跨境產能合作示范基地。依托中馬“兩國雙園”、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中?印尼經貿合作區、文萊—廣西經濟走廊,以及東興、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加強與東盟國家互辦產業園區,大力承接中國東部地區和跨國公司產業轉移,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業合作,構建高度融合、利益互嵌的區域跨境產業鏈和服務鏈,打造中國企業走向東盟的基地、跨境產能合作的示范基地。
共建要素資源配置基地。依托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中國—東盟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等平臺,布局建設股(產)權交易中心、商品交易所、教育培訓基地、聯合實驗室等,促進資本、技術、人才、信息、資源等要素自由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
共建人文交流基地。發揮廣西與東盟人文相親的獨特優勢,推動建設中國—東盟聯合大學、中國—東盟醫療保健合作中心(廣西)、北部灣國際郵輪母港等,開展教育、醫療、人才、文化、旅游、學術、媒體傳播、減貧開發、國際友城等交流合作,深化民間組織、社會團體、留學生、青少年、婦女、智庫等友好合作,打造面向東盟的教育培訓基地、醫療衛生基地、科技創新轉化基地、文化交流樞紐、泛北部灣旅游圈。
共建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基地。依托北部灣經濟區國家級開放開發平臺,面向東盟探索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路徑、新模式,探索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新體制機制,促進跨境口岸監管聯動創新,推動與東盟跨境金融合作,擴大服務業開放,推動與東盟和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物流、金融、信息和人文等領域的開放合作。
廣西建設“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主要是發揮銜接國際通道、暢通國際貿易、促進產業融合、拉緊人文紐帶、優化要素配置、推動服務對接的功能,凸顯廣西四通八達、銜接海陸的通達性,萬商匯流、高效快捷的便利性,多元開放、包容互惠的交融性,共建共享、協和萬邦的公共性。
四、重點合作領域
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建設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南寧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打通海上東盟、陸路東盟、銜接“一帶一路”、連接西南中南、對接粵港澳“五大通道”,促進現代港口網、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密集航空網、油氣管道網“五網”同建,推動與東盟及絲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推進南北陸路國際新通道建設。以南寧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向南推進南寧—新加坡通道聯通中南半島,向北推進南寧—蘭州通道銜接亞歐大陸橋,打造銜接“一帶一路”的南北陸路國際新通道。倡議共同加快建設南寧—憑祥—河內—沙灣拿吉—金邊—曼谷高速公路、鐵路大通道。合作推進憑祥—諒山—河內、東興—下龍—河內、龍邦—高平—河內高速公路、南寧—憑祥—河內鐵路擴能、東興—下龍—海防鐵路、北侖河二橋、水口二橋、橫模大橋建設。優化提升中國西南、中南、粵港澳經廣西聯通東盟的通道。
推進海上互聯互通。以北部灣港口為依托,推進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建設,積極參與沿海港口合作建設,開通海上客貨運“穿梭巴士”,加密航線航班,建設面向東盟的航運交易所、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加快建成千萬標箱港口,形成中國內陸腹地的出海大通道。
推進中國—東盟重要航空中轉樞紐建設。提升南寧、桂林兩大干線機場能力,加快相關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建設,加密空中航線,培育航空貨運,形成與“一帶一路”國家高效對接的航空網絡,打造中國與東盟的重要航空中轉樞紐。
推進江海聯運。加快暢通珠江—西江黃金水道,以之為主軸,以沿江重點城市為節點,形成中南半島與粵港澳先進生產力有機銜接的大通道。
推進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啟動通信基礎設施、北斗衛星導航、信息港基地、網絡安全、智能電網、技術創新、智慧城市、跨境電子商務、金融信息、網絡文化、遠程醫療等重點應用示范項目建設,在南寧建設面向東盟的中國第四個國際互聯網出口點,加強中國與東盟海陸光纜等國際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共建信息絲綢之路。
深化商貿物流合作。依托陸路骨干通道和沿海港口等,共建物流園區和物流節點,創新貿易方式,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建設商貿物流園區。推進面向東盟的大宗商品、農產品等交易中心、直銷中心、采購基地、專業市場等建設,形成東盟特色產品的主要集散地。建設“南菜北運”產地集配中心、北部灣水產品空中運輸走廊等,促進中國—東盟南北果蔬流通集散。積極對接中歐班列,暢通中國中南地區、粵港澳—桂—東盟的國際綜合運輸大通道。
完善保稅物流體系。抓好南寧綜合保稅區規劃建設,推進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北海出口加工區的整合優化,申請新設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加快形成服務“一帶一路”的綜合保稅物流體系。
創新貿易方式。順應沿線國家產業轉型升級趨勢,加快機電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出口,鼓勵從沿線國家進口產品,促進貿易平衡。加快發展加工貿易,穩定邊境小額貿易,加快邊民互市貿易改革升級。擴大雙向投資貿易,合作共建產業園區,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創建中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口岸升格和擴大開放,加強電子口岸建設,全面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東盟國家探索“兩國一檢”等新通關模式,提高通關水平。推動中越客貨運輸直通車,與東盟加強技術標準體系、交通建設規劃、通關、換裝、多式聯運的有機銜接,促進國際貨物運輸便利化。推動認證認可、標準計量、統計信息、海關監管、檢驗檢疫標準等互認合作。
打造跨境產能合作示范基地。以中馬“兩國雙園”、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等為載體,加快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拓展國際產能合作,將廣西建成中國企業走向東盟的總部基地、跨境產能合作示范基地。
建設跨境園區合作網絡。推廣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馬中關丹產業園區的“兩國雙園”國際合作模式,積極推進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中印尼經貿合作區、文萊—廣西經濟走廊、中新南寧產業園、柳州中歐合作產業園,以及中泰、中柬、中老等更多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構建與沿線國家的跨境園區合作網絡。
建設產能合作重點基地。聯合中國東部發達地區、內陸腹地,共建臨海(港)及腹地產業園,加強與東盟及絲路沿線國家產業對接合作,建設面向“一帶一路”、輻射內陸的產業基地。北部灣經濟區重點打造石化產業基地、大型船舶修造基地、國際郵輪經濟先行區、現代造紙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糧油精深加工基地、現代冶金有色產業合作基地等。西江經濟帶重點打造汽車、現代化機械裝備制造等生產和出口基地,加快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建設。
建設中國—東盟農業合作基地。與東盟農業產業深入合作,共建大宗農產品種養加工基地,擴大農產品貿易與深加工,聯合開展技術和標準本地化研究,推動中國—柬埔寨現代農業促進中心、中國—老撾種苗合作試驗區、中國(廣西)—東盟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中國-緬甸替代種植、廣西中越邊境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防控合作等項目建設。加強與中國東部省份、港澳臺農業合作,攜手開展與東盟合作。
建設國際能源資源合作基地。拓展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功能,深化中國—東盟礦業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力聯網,積極與東盟國家在煤炭、油氣、水電、火電、新能源等領域合作。發揮產業裝備、技術、規模、勘測等優勢,與資源國合作建設生產基地,推進能源資源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合作,形成能源資源合作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
推動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引導和促進對外貿易投資,突出國際產能合作,支持廣西企業赴沿線國家投資。支持參與“中非工業化伙伴”行動計劃。歡迎國內先進企業、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廣西,建設出口東盟的生產研發、種養加工、服務總部、金融總部等基地。
打造中國—東盟區域性金融合作中心。繼續發揮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平臺作用,深化與東盟及絲路沿線國家的金融合作。
擴大跨境金融合作。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積極探索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多種途徑,加強跨境人民幣業務平臺(廣西)建設,完善人民幣與東盟國家貨幣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平臺,打造以南寧為中心,輻射東盟、港澳和南亞國家的跨境貿易投資結算平臺。鼓勵廣西符合條件的機構或個人對外投資;鼓勵廣西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走出去,開展跨境人民幣貸款等業務。歡迎周邊國家金融機構來廣西設立機構。規劃建設面向東盟的大宗現貨交易市場。爭取擴大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幣種、地域范圍。擴大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試點。推動面向東盟國家的個人直接投資試點。
加強金融監管合作。發揮中國—東盟金融領袖論壇平臺作用,完善中國—東盟金融交流合作溝通對話機制。加強與東盟國家金融監管機構及監管部門的信息溝通和共享,建立應對跨境風險和危機處置的交流合作機制。積極發展信用評級機構,推動征信管理部門、征信機構和評級機構之間的跨境合作。
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鼓勵廣西金融機構向境外發放貸款,提高發放貸款的便利化程度。鼓勵廣西金融機構與東盟等地區金融機構開展本外幣貸款轉貸業務。研究允許信用級別較高的國外、境外企業和金融機構在廣西發行人民幣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廣西企業到境外上市,支持沿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在廣西設立基金管理公司。
打造人文交流基地。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發揮廣西與東盟的地緣、人緣、親緣優勢,進一步加深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拉緊人文紐帶。
建設中國—東盟教育培訓基地。推動建設中國—東盟聯合大學、北部灣大學,建設完善面向東盟的教育培訓基地和平臺,增加留學生獎學金數額,擴大相互間留學規模,把廣西打造成為面向東盟的教育培訓基地。推動廣西高校走出去辦學,開展境外職業教育、東盟國家語種人才聯合培養等。辦好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廣西東盟國際教育展。
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加快中馬(欽州)國家聯合實驗室、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等項目建設,探索建立中國—東盟技術轉移產業聯盟,與東盟及絲路沿線國家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產權交易中心、科技園區、科技示范基地,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技術轉移集聚區。與東盟共建質量人才培養基地、質量科學協同創新中心。辦好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推進中國—東盟智庫網絡、廣西“一帶一路”智庫聯盟等建設,增進智庫交流。
加強文化體育交流合作。合作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有關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大考古研究、文物修復、博物館、文物展覽、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技術和人才合作,共辦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共建文化產業園區。拓寬體育交流,舉辦中國—東盟國際汽車拉力賽等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促進與東盟國家互派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進行訓練及交流。
加強醫療衛生合作。加強與東盟國家在傳染病防治、婦幼健康、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應急醫療救助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共建中國—東盟醫療保健合作中心(廣西)、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等項目,開展中國—東盟遠程醫療試點工作。發揮壯、苗、瑤等民族傳統醫藥優勢,擴大與周邊國家在中醫藥領域的合作。
共建泛北部灣旅游圈。繼續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專題展,共同推進環北部灣旅游圈、南寧—新加坡陸路跨國旅游通道、中越國際旅游合作區等建設,建成中國與東盟旅游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規劃建設南海國際郵輪母港及航線等項目,推動海上跨國郵輪旅游合作。加強旅游宣傳推廣、旅游通關便利化、信息共享、應急處置等領域合作。
加強減貧領域交流合作。著力提升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功能,加快推進中國—東盟減貧中心、國際減貧培訓考察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在老撾等國的減貧合作示范項目建設,推動面向東盟的開放式精準扶貧。
加強民間交往。加強與絲路沿線國家的民間機構,特別是非政府組織(NGO)、社會團體的交流,支持各界人士來廣西訪問交流。組建中國—東盟企業家聯合會。發揮好中國—東盟青年聯合會的作用。鼓勵華僑華人回鄉投資創業,參與廣西“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在符合條件的地方建設華僑經濟、文化等合作試驗區或示范區。進一步密切與港澳臺地區合作。
推進海上合作。以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為重點,深化拓展與沿線港口城市在互聯互通、海洋經濟、農業漁業、先進制造、海洋科技、海洋環保、海上安全與執法等領域合作。
共建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加緊制訂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的行動計劃,設立秘書處,完善合作機制,加快欽州基地建設,加密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建設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和中國—東盟航運服務項目,推進港口城市間的產業合作、文化交融。
合作建設沿海港口。加快馬來西亞關丹港、文萊摩拉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等合作港口建設,愿積極參與印尼雅加達港、泰國林查班港,以及越南、緬甸等港口共建。加快開通北部灣至非洲的郵輪和貨運航線,愿與亞丁灣沿線國家加大港口合作,共建臨港物流園、產業園,拓展與非洲大陸各國的深入合作。
推進海上產業合作。愿與東盟國家在海洋裝備制造、海洋交通運輸、海水養殖、遠洋漁業加工、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藥、海洋工程技術、環保產業和海上旅游等方面加強產業合作。
推進海洋科技、環境、安全合作。與東盟國家在海洋科技聯合研發、海洋科技合作園建設、海洋環境監測等方面加強合作。加強海上安全合作,建立船舶安全監管、船舶溢油應急反應、海洋和漁業聯合執法等合作機制。加快中國—東盟海上搜救分中心、廣西海上緊急醫學救援中心、北部灣海上專業救助基地等項目建設。
加強生態環保合作。發揮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等作用,搭建中國—東盟環境合作示范平臺,推進中國—東盟環保技術交流合作基地、碳交易平臺、排污權交易平臺等建設,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推動生物多樣性廊道和跨境自然生態保護建設,建設中越跨界河流水質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在極端天氣和洪水預報、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五、完善合作機制平臺
實施中國—東盟博覽會升級計劃。繼續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鞏固主題國、特邀貴賓國等機制,逐步從服務“10+1”延伸到服務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合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創新辦展模式,在更多東盟國家舉辦博覽會境外展,打造展會價值鏈,提升貿易投資促進和區域合作引領的功能。
打造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升級版。發揮泛北部灣智庫作用,建立健全泛北部灣合作機制,推動實施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路線圖,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打造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次區域合作。
推動建立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合作機制。將“一帶一路”與“兩廊一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等有機結合起來,推進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舉辦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共同推進認可度高的項目建設,建立完善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
完善雙邊合作機制。共同提升廣西與越南邊境4省聯合工作委員會會晤機制功能,加強與越南全方位合作。推動與東盟及絲路沿線更多國家建立聯合工作組機制、友好省區(城市),歡迎更多沿線國家在廣西設立領事館。依托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交通部長會議、旅游部長論壇、自貿區論壇、礦業合作論壇、青年聯合會等,促進各領域對接合作。
加強執法安全合作。積極推動與越南等國建立聯合打擊偷渡、走私、販毒、拐賣婦女兒童等跨國犯罪,聯合反恐、防災救災、網絡安全等領域的長效合作機制,健全涉外安全預警機制。
六、廣西積極行動
廣西實施一系列務實舉措,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建設,收獲一些早期成果。
高層互訪推動。廣西自治區領導先后率團出訪東盟及絲路沿線多個國家,廣泛推介及深入宣傳廣西“一帶一路”商機,與部分國家及城市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或合作協議,共同拓展和深化各領域合作。
共建重大項目。加強與沿線有關國家的溝通磋商,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投資、資源開發、經貿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態保護、海上合作等領域,推進了一批條件成熟的重點合作項目。
發揮平臺作用。廣西連續成功舉辦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商務與投資峰會、9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對中國與東盟增進理解、深化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廣西已經成為我國與東盟對接合作的核心平臺。
七、共建共享創造美好未來
廣西愿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國內外各方一道,不斷加強溝通協調,完善合作機制,確定合作重點、時間表、路線圖,務實推進共同關注、共同獲益的合作項目(事項),共促“一帶一路”建設。
讓我們踏著“一帶一路”這條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贏之路、文明互鑒之路,發揮廣西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作用,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共同推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建設,讓東盟及絲路沿線各國人民共享“一帶一路”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