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工程師,我經常和各種工具打交道,特別是那些基礎性的工具。我個人職業經歷,工程師最熟悉的工具有兩個。其一是齒輪,我們經常會使用到齒輪,沒有齒輪就沒有機械運動。一個齒輪驅動下一個齒輪,從而帶動了整個機械設備運動。齒輪驅動要求第一步咬合一定不能出錯,所以我們經常講,第一步一定要走好,才有以后的成功。其二是天平,天平讓我們獲得平衡,實際工作中那些不平衡的地方進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一個系統如果是不平衡的,如果我們不能讓它平衡,那么該系統就可能會面臨毀滅的危險,平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我看來,齒輪和天平,這兩個工作都非常重要。一個提供基本驅動力,另外一個讓你找到平衡。
全球化需要新動力和再平衡
驅動和平衡不僅存在于工程領域,也存在于“一帶一路”發展倡議與全球的互動之中。如果我們認真評估我們的時代的狀況,可以清楚地發現,我們需要有一個新型的全球化,或者是某種形式新的國際化。認可這些目標,就意味著我們要求進一步提升全球治理,進一步促進共同發展。而共同發展就需要共同安全,而實現共同安全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有共同的信任,建立共同信任,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不同利益相關方之間開展全面深入的對話。尤其重要的是,NGO(非政府組織)、政黨之間、智庫和民間社會之間要首先開展這種對話。從相互對話,建立共同信任,繼而建構共同安全,實現共同發展,必然意味著多種元素都要發揮作用。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都同意這樣一個觀點,我們今天的世界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要么是繼續像過去一樣發展,要么就要進行巨大的變革。如果我們想寄希望維持過去那種所謂的發展慣性,畏縮保守的話,那么很可能出現一個分化瓦解,互相沖突,自我毀滅的世界。對于人類文明來說,這個最終結果是悲哀危險的。對于整個人類社會來說,進一步的全球化是一個涉及到非常多風險的問題。正因為我們面臨這樣的風險,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反全球化的行動,還有保護主義的抬頭以及民粹主義。
其實這些并不是新的東西,這是一直伴隨著全球化的聲音。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也是一種呼聲,我們必須要有所變革。但是,如果我們要作出巨大的變革的話,我們就需要進一步的去改善全球化或者我們可以開始一種新型的全球化。如果我們要避免走向一個自我毀滅的世界的話,我們就必須要給出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的世界。我們需要一個新的世界,更需要有一種全新的全球化。其實,比起我們的需求而言,這個世界能提供給我們的資源還是要多一些的,我們還是有希望能夠使得全人類都能夠有體面的生活。全人類都能有體面的生活,這是我們最基本的一個信念,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目前失衡的世界進行再平衡。
“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提出了全新的公正的全球化
毫無疑問我們現在并沒有做到再平衡,也沒有新驅動力。現在的世界就像一個齒輪沒有咬合的機械設備,繼續靠著慣性運動,隨時都可能散架。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齒輪緊密咬合,實現相互推動的效果的話,就能夠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風險。我們需要改變關于全球化的一個慣性思維,才能夠建立起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全球化是我們繼續的方向,首先要有正確的概念,才能實現有正面價值的互動,最后才能實現好的全球化。就全球化的概念而言,我們必須明確全球化是一個合作的概念,明確這一點,我們才能有一個更好的全球化。而如果全球化概念是主導和強權的話,就會有非人性的全球化,其結果是毀滅性的。我們真正需要的全球化是好的人性的全球化。那種非人性的全球化遵循的追求全球,追求強權統治,漠視乃至消滅所謂的人類中的“弱者”,這是我們不能夠接受的!到底我們需要的是什么樣的全球化,到底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世界?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確給出定義的。
我們所需要的全球化的世界必須是有文化理念基礎的全球化,它必須能夠提升所有人的生活質量,能夠使得人們相互寬恕,而并不是相互敵對。人類有不同文化,但是所有不同的文化都有著共同的人性。“一帶一路”倡議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求同存異,這就是重要的文化理念基礎。其次人類之所以是命運共同體,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利益,我們的全球化要強調人的權利的保護,而非是武力的濫用。此外,我們的全球化還必須包括協調、和諧以及可持續發展。這樣一個全球化是以相互依賴為基礎的,是一個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去追求并可享受的美好的世界。和平和發展,是我們每個人都應享有的權利。
互聯互通是我們人類的自然需求,我們只需要響應這種需求就可以了,因為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是不能夠容忍相互隔離的。但是我們實現互聯互通的時候,應該有一個公平的基礎,而非是誰去主導誰來聯通對方。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同意,目前全球治理結構實際上是不公正的,這樣一個不公正的世界,不能讓我互聯互通。新的全球治理,就必須要有一個新的公正的治理結構。
如果我們要建立一個新的公正的全球治理的結構,就必須要有一組全新的治理結構的概念,能夠真正的去指導這些機制和體制的概念。我們很高興“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的出現,本質而言“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是對當前全球需求的響應。重要的是“一帶一路”的發展倡議不是單邊的,是多邊的,它并不是一個誰占主導的問題,是一個開放的,是一個共享的概念體系。所以“一帶一路”的倡議并不是一個個單獨的項目,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我們必須要將“一帶一路”放在一個全新的治理基礎之上,一個基于共同發展、共同安全的基礎之上。“一帶一路”的倡議之下,我們能夠發出共同發展、共同安全的這些統一的聲音。
“一帶一路”要建設全球社會之網
“一帶一路”是一個系統的體系,涉及到一系列的項目,其目標在于建立一個有著更好的生活質量的世界。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終極目標,就必須要有經濟社會文化諸多領域的全面發展,就意味著要去實施一系列的項目。從實踐的角度看,我認為這七個領域的發展尤其重要,分別是基礎設施、能源、制造、經濟、環境、文化以及產業。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些領域有效推動項目,我們會有很好的收獲。個人的經歷告訴我,項目的實施其實是最簡單的,最困難的任務就是要發出信息,找到合作者。你向誰去發出信息,決定了未來誰和你合作。我們不能夠忽略輿論的力量的,所有的偉大的事業,獲得成功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有公共輿論的支持,我們需要去創建一種全球化的公民精神。同時我們還需要發出清晰的聲音,清楚地說出“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的目標,絕不是中國要統治全世界!中國應該有一種經濟外交和發展外交為基礎的外交聲音。加強各國的內部穩定,實現外部合作,這些都是中國“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的重要因素。“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的基礎是和平共處,而非是通過干涉他國的內政實現的所謂“合作”。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中國應該向世界人民發出這樣的聲音。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倡議,也是一個全球性的項目,是一個以文化為基礎的概念,而且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概念。作為一個全球跨行業一系列的項目,“一帶一路”是所有人能夠從中受益開展的項目。“一帶一路”不僅有一個個發展項目,還有對世界全新設想。“一帶一路”不僅是要發展交通網絡,而且要發展全球社會之網。我認為這一點必須要突出,因為我聽到很多人說“一帶一路”強調的都是道路的“路”。我覺得不止如此,“一帶一路”發展的不僅是交通網絡,更強調人的網絡的發展。我把它稱為一個新的全球大橋,這個大橋不斷的發展,從而連通各個文化,聯通到我們每一個人。發展項目的成功度,取決于倡導者對自己能力、愿望、角色理解。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要求實踐者行動一致性和統一化,從國家層面、政策層面、執行層面,乃至每個項目和活動都能協調一致。所以面對“一帶一路”這樣一個宏偉設想,需要各國能夠在國家層面、政策層面以及流程和操作方面的協同,這才是對全球公民社會真正共同的理解。
最后我還想強調一點,“一帶一路”已經成功邁出了第一步,有了一個好的開始?;谇懊嫖姨岬竭@些基礎條件,在“一帶一路”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不斷納入新的伙伴,實現良性互動,我們完全有可能獲得一個美好結果。我想一個尤為重要的概念是,“一帶一路”是人人共同為人人而建的一條發展道路,需要我們共同的思考,共同的工作來共同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