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全市科技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西安市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區域創新生態,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加快硬科技產業發展,聚力打造絲路科創中心、全球硬科技之都。
今年全市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升,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4.8%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超過250家,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超過25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5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1980家,科技金融累計貸款額度超過150億元,科技信貸服務企業數達到1500家以上,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
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轉化能力
今年,西安市將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著力破除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瓶頸,完善創新治理體系,并啟動編制2021—2035年西安市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成功經驗,落實好賦予科研單位和人員更大自主權相關政策,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增強內生動力。推進產學研深度協同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爭取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持續加大對駐市高校院所的支持力度,強化研發平臺建設和應用服務組織。對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圍繞硬科技產業領域,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突破制約產業跨越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
推進中科院西安科學園和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推動高校院所、龍頭企業開展創新人才引進和創新團隊建設,探索建立諾貝爾獎實驗室,建設一批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推動產學研政金深度融合,鼓勵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推進創新資源共建共享,進一步釋放創新要素活力;加快國家技術轉移西北中心建設,深入推進創新能力倍增計劃。
聚力發展硬科技產業
今年,西安市將以硬科技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構建“創新+創業+產業化+科技金融+智庫規劃+人才引領+區域協同”的全方位科技創新生態鏈,有效支撐和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具體內容包括:構建科技產業發展體系。大力推進全市硬科技產業發展,研究出臺《西安市硬科技產業發展三年工作推進方案》及相關專項扶持政策,布局一批延鏈、強鏈、補鏈項目。加快推進智慧學鎮、翱翔小鎮、夢想小鎮等一批硬科技專業化園區和特色小鎮建設,高標準辦好2019全球硬科技創新暨“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大會、硬科技產業博覽會,不斷強化區域硬科技產業集聚度。聯合國內外知名機構共同設立“硬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成立硬科技絲路協會,發揮硬科技絲路聯盟交流協作功能,搭建院士服務和戰略咨詢平臺。
實施硬科技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梯度培育計劃,持續做好科技企業小巨人、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培育一批硬科技獨角獸企業、示范企業、創業企業。加大財政資金對企業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快實施支持企業研發獎補政策,激勵企業創新發展。優化科技招商配套措施,加強科技招商協調力量。深化以共謀硬科技“八路軍”發展為主線的區域創新協同機制,加強市區(縣、開發區)政策統合和資源對接,形成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集聚發展的創新產業區域布局。
提升“創業西安”城市品牌影響力
在雙創方面,西安市今年將統籌做好國家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示范城市和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建設,聚力打造“雙創”升級版,推動創業載體從數量向質量轉變,提升“創業西安”城市品牌影響力。
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載體孵化能力。以專業化為導向,圍繞創新創業“5552”成長格局目標,加快構建一批專業化、全要素、開放式眾創空間,健全“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創業孵化鏈。出臺打造“雙創”升級版政策措施,鼓勵高校院所、龍頭企業探索“互聯網+雙創”“開放式校園+雙創”等多元化雙創綜合體建設模式,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城市創業綜合體,進一步規范載體建設和運營,建立退出機制,提升眾創載體建設質量和孵化水平。
推進五大創業經濟健康發展,引導和鼓勵院士、院所、大學生、教師、校友五類創新主體,依托自身優勢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打造科創板西安硬科技企業板塊
今年,西安市還將搶抓“科創板”設立機遇,加大科技金融創新力度,優化科技金融資源配置,吸引更多金融資源進行“精準滴灌”,實現全市科技企業融資數和貸款額持續增加。配合推進“龍門行動計劃”,加強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對接,優選300家科技企業進行上市培育,通過科技計劃和科技金融支持打造科創板西安硬科技企業板塊。支持西安科技金融中心加強與陜西股權交易中心合作,爭取設立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科技創新板塊,開展科技企業掛牌、股權融資、私募可轉債融資等服務,促成企業股權融資和投資機構落戶西安。
西安市還將擴大創新開放力度,開展高水平國際國內交流合作,以“一帶一路”高水平創新交流合作為重點,深化關鍵領域對接,推動國內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合作格局。鼓勵高校院所、龍頭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機構聯合建設“絲路創新網絡”,打造國際創新創業直通車,支持創新型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離岸創新中心等,探索創建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孵化基地等,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企業創新服務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