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又一賽道開啟!發改委:強化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制氫成本仍是關鍵
時間:2021-10-18 00:00:00 瀏覽:0次 來源: 天然氣咨詢(ChinaGas_org) 作者:科技與信息化管理部
恢復窄屏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推動氫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10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組織召開系列座談會,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部門,以及市場機構和專家學者,圍繞氫能制備、儲存、運輸、加注以及終端利用等全產業鏈。 座談會上分析研判了產業發展形勢,深入探討了氫能產業合理布局、有序推進多元化示范應用、構建清潔低碳供給體系、制定完善行業基礎標準等事宜。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估算,2030年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從3342萬噸增加至3715萬噸,2060年則增加至1.3億噸左右。2020年中國氫氣年產量2050萬噸,較2019年增加30萬噸。 有關方面一致表示,氫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對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需要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加快技術創新、完善政策體系,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除了制氫的成本問題外,‘制氫環節’基本不存在什么障礙了,‘卡脖子’問題出現在了中游環節的‘儲氫、運氫’上。” 中關村發展集團高級專家、中國能源研究會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董曉宇則對本報記者表示:“氫能源產業健康發展,還要做好產業化發展的路線圖,避免‘炒概念’‘一哄而起’的盲目投資,發揮好市場的引導作用,不能走完全依靠國家補貼的路子。” 本次座談會上提出的“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技術創新、完善政策體系”成為關注重點。 對此,祁海珅對本報記者表示,發改委強調堅持頂層設計和完善政策體系,就是要確保高質量的執行國家的“1+N”的政策體系,在全國一盤棋的基礎上統攬全局,突出低碳新能源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一條主線。“N”個具體方案和實施路徑,也是要根據這“1”主線提出具體的工作思路、發展方向和具體要求,“N”多個具體流程和目標分解,以便于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在執行層面的具體落實和機制考核。 在董曉宇看來,“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技術創新、完善政策體系”還可看出國家推進氫能源發展也是保持審慎、穩步、有序的推進思路。 從前幾日國家鼓勵推廣氫能汽車示范城市群,到現在發改委再次強調有序推進,足以看出國家對于氫能產業開發與利用的重視。在雙碳目標下,新能源產業要在未來的能源系統中的充當主力軍的作用,這必然會對整個能源產業鏈產生深遠的影響,全球的新能源產業目前正處在新、舊能源替代革命的初潮期,以及“百年未有之能源供給與消費大變革”的風口啟動期。 董曉宇表示,發改委組織氫能產業系列座談會,表明從國家層面推動發展氫能源的戰略部署開始逐步落地,進入有序實施的軌道,對新能源賽道是強有力的支持信號。新能源是國家實現能源結構轉型、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柱,因此國家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頻出,就是要從政策上做好積極引導。 近些年,以光伏、風電和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體系得以快速發展,我國的能源消費轉型時代已經來臨,氫能源開發與利用也得到了國家前所未有的重視。“氫能源會是未來新能源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祁海珅看來,穩步有序推進就是要總結之前我國風電、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補貼的政策規劃路徑,汲取經驗,確保不走彎路、少些坎坷,使得氫能產業更加行穩致遠發展。 國家政策一直在為新能源的發展鋪路掃障,目前氫能產業鏈相關環節逐步建立完善的過程中,還存在什么樣的問題? 祁海珅表示:“目前氫能的開發和利用成本確實偏高,制氫、儲氫等過程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尚未達到主流能源消費的臨界點。”氫能可作為長周期、戰略儲備型能源,可以滿足全球多樣性的能源需求,作為汽車燃料電池、住宅供暖、鋼鐵冶煉等領域,氫能產業很有可能超越光伏、風電和鋰電儲能等產業規模,成為未來新能源領域的新冠。 “除了制氫的成本問題外,‘制氫環節’基本不存在什么障礙了,‘卡脖子’問題出現在了中游環節的‘儲氫、運氫’上。”祁海珅表示,加氫站和下游的應用端體量小、數量少,匹配不均衡,造成氫能供需體系不健全、不完善。氫氣主要以高壓氣態、低溫液態等方式存儲和運輸,這種危化品的屬性也制約著“制氫-加氫一體化”發展,這是目前客觀存在的眾多不足之處,這就需要更多的政策體系創新、試探性嘗試以及相應的考核、約束機制等同步建立和完善。 除了成本問題,氫能源產業健康發展還要做好產業化發展的路線圖。董曉宇還表示,氫能源產業健康發展,還要做好產業化發展的路線圖,避免“炒概念”“一哄而起”的盲目投資,發揮好市場的引導作用,不能走完全依靠國家補貼的路子。 “政府層面要做好支持市場、企業的政策保障體系,既能體現國家戰略意圖,又能發揮市場的動力。”董曉宇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