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要求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46城市明確責任人強制分類
《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前,一些重點城市的城區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些城市一是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這意味著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及大連、青島和深圳等都在其中;二是住建部等確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包括河北邯鄲、江蘇蘇州、山東泰安、湖北宜昌等。
46城市的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及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農貿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企業負責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強制”分類。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徐海云說,生活垃圾分類是系統工程,實際操作需“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方案”提出的城區和主體范圍,就是本著這個步驟來推動的。“公共機構與企業為主體范圍有利于率先突破”,易腐垃圾在單位食堂、賓館、飯店、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單位更便于收集。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也認為,在公共機構和企業先行推動垃圾強制分類,公共機構和企業責任人明確,組織動員能力強,任務好落實,效果好考核,這樣可解決在居民中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時執行難等問題。“公共機構和企業示范起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相對來說可操作性更高些。”
二、居民——建立“綠色賬戶” 可兌換積分獎勵
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等8城市被確定為垃圾分類收集試點,但這么多年過去,分類似乎并沒有大的進展。
江蘇省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何晟說,生活垃圾分類,就要改變居民的習慣,要么有正面引導,要么有強制的懲罰。除廣州、南京等少數城市外,目前很少有城市對居民不分類進行處罰的法規。即使有法規,分類涉及每個家庭,居民普遍有“法不責眾”心理,實際處罰方面也面臨取證難、執行難等問題。
為此,《方案》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具體到城市居民而言,通過建立居民“綠色賬戶”“環保檔案”等方式,對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的居民給予可兌換積分獎勵。鼓勵居民和社區對“干垃圾”深入分類,將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收運和處置。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采取定時定點分類收運方式,引導居民將分類后的垃圾直接投入收運車輛,逐步減少固定垃圾桶。
三、環保企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垃圾收集和處理
《方案》在“強制分類要求”里提出,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要結合本地實際,2017年底前制定出臺辦法,細化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其中,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再選擇確定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強制分類的類別。
有害垃圾主要品種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廢殺蟲劑、廢膠片等。以前關于廢電池、廢熒光燈管等是否該納入危險廢棄物存在種種爭議。根據《方案》,這些都將納入“有害垃圾”。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有害垃圾單獨收集是短板。”徐海云說,上述3類垃圾分類收集已“與國際上先進的國家基本一致”。但我國首要問題是做好銜接,即可回收物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有害垃圾分類與危廢處理的銜接;易腐或廚余垃圾分類與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銜接。
王維平說,我國以前試點垃圾分類工程時,后端處理設施沒建,自然就出現老百姓在前端仔細做好分類,結果被胡亂堆在一輛車上拉走。“如日本建了垃圾焚燒發電廠、填埋場、餐廚垃圾處理廠,這就把垃圾分開了——可燃的送焚燒廠、不可燃的送填埋場、有機的去堆肥。”
為此,《方案》提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積極探索特許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通過公開招標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推動建設一批以企業為主導的生活垃圾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及技術研發基地,提升分類回收和處理水平。
四、各地政府——積極探索推進“兩網融合”
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統計數據,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過1.5億噸,并以每年8%—10%的速度遞增。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存量已達70億噸,占地約80多萬畝。全國688座城市,除縣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中,有1/4城市已沒有合適場所堆放垃圾,我國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資源損失價值在250—300億元。
對于垃圾分類,我國更多使用的是鼓勵措施。但截止到目前,能形成較成熟的、有中國特色、可復制和可借鑒的垃圾處理模式還不多,各地更多在進行一些試點和摸索。如今年上半年,北京將研究出臺《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指導意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將推進“生活垃圾”和“再生資源”兩套回收系統的“兩網融合”。
“再生資源或俗稱的廢品回收與垃圾處理兩網融合是必然趨勢。”劉建國說,在北京等大城市,從事廢品回收的人越來越少,更多垃圾進入處理系統,增加了負擔。推動兩網融合,實際是要承認廢品回收就是垃圾分類,廢物利用就是垃圾資源化。原本由市場主導的廢品回收就可名正言順地爭取政府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逐步實現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
日本:垃圾分類細致入微
日本的垃圾分類非常細致,地方政府為市民編寫了詳盡的垃圾分類和倒放指導手冊,圖文并茂,淺顯易懂。在可燃、不可燃、資源類垃圾的大類下又分別細分若干類別。
例如資源垃圾可以分為礦泉水瓶、玻璃瓶、紙、鋁罐、鐵罐等。每種垃圾都要按規定的收集時間放在指定收集處。垃圾分類過程也要求得很細,以礦泉水瓶為例,要擰下瓶蓋、撕掉包裝紙作為可燃垃圾扔掉,還要清洗干凈、踩扁后裝進回收袋里放到收集處。
德國:采取“連坐式”懲罰措施
在敦促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方面,德國采取“連坐式”的懲罰措施。如果垃圾回收公司的人員發現某一處垃圾經常沒有嚴格分類投放,會給附近小區的物業管理員以及全體居民發放警告信。如果警告后仍未改善,公司就會毫不猶豫地提高這片居民區的垃圾清理費。收到警告后,物業與居民自管會將組織會議,逐一排查,找到“罪魁禍首”,要求其立即改善。即便不敢承認,犯錯的居民也會為了不繳納更高的清理費,乖乖遵守分類規則。
美國:亂丟垃圾會“坐牢”
在美國,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有詳細的法律規定。美國50個州在遵循聯邦立法的前提下,各自制定了適合本州的地方立法,形成了有法可依、社區管理和居民自覺維護環境相結合的垃圾處理機制。
在美國亂丟垃圾是一種犯罪行為。各州都有禁止亂扔垃圾的法律,亂丟雜物屬三級輕罪,可處以300到1000美元不等的罰款、入獄或社區服務(最長一年),也可以上述兩種或三種并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