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電磁場理論與天線技術專家陳敬熊在家中通過電視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直播后,心潮澎湃,表示要聽黨話、跟黨走,做一名像樣的共產黨員。
到底像不像一名共產黨員?這是陳敬熊常常對自己發出的靈魂之問。
陳敬熊出生于1921年10月16日。時至今日,這名百歲老黨員仍然記得自己入黨時,在支部大會上說的一段話:“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之外,我在各方面都要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群眾中起表率作用,因為大家都在看著你,看你到底像不像一名共產黨員?!?/span>
他時時叩問初心,躬身踐行,為我國的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有許多缺點,一定要改掉它”
從1954年向黨組織遞交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到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陳敬熊的入黨之路,走過了25年。陳敬熊是浙江寧波人,出生于商人兼地主家庭。他的父親希望子女們好好讀書,將來可以通過技能或學問出人頭地。1948年秋,他到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深造,在動蕩中抓緊學習專業知識。他的想法很單純,希望畢業后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識干出一番大事業。上海解放前夕,看到很多青年愿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搞學生運動,他覺得“共產黨總有些道理,主觀比較愿意與進步學生接近”。正是從這時起,陳敬熊對黨的認識,逐漸經歷了從懵懂模糊到積極要求入黨的轉變過程。
新中國成立之后,陳敬熊對黨員和黨組織的認識日漸清晰。
到北京工作后,他看到身邊的黨員干部不僅對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還經常關心周圍的同志,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艱苦樸素、吃苦耐勞、和群眾打成一片的作風,與國民黨貪污腐化、唯利是圖的所作所為形成鮮明對照。“共產黨員”這幾個字,在陳敬熊心中日益可敬可親起來。
受身邊黨員的影響,陳敬熊在思想上開始要求進步。他努力工作,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種活動,抗美援朝期間,還主動要求報名參軍。1954年,陳敬熊第一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在隨后寫給妹妹陳佐華的信中說:“我有許多缺點,我一定要改掉它,爭取做一名共產黨員?!?955年前后這段時期,對年輕的陳敬熊來說是非常自豪的。由于工作成績突出,科研工作有重大突破,他受到了嘉獎。但他依然常常自省。
他和身邊的黨員對比:“他們勤勤懇懇地工作,毫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們吃苦在前,享樂在后,他們除了自己業務工作外還擔任好多群眾工作”;他也和非黨員對比:“當時還有好多非黨員同志表現都不錯?!庇纱?,他發自肺腑地感嘆:“自己與黨員同志比較確實相形見絀,大大落后了,我覺得要趕上去才好。”
“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領導中國富起來強起來”
1957年11月16日,以陳敬熊所在的軍事電子科學研究院(原身“電信技術研究所”)為基礎,聯合幾家科研單位而組建的國防部五院二分院正式成立,陳敬熊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航天人。很快,他迎來一項重大工程,研究“1059”導彈天線?!?059”是第一代國產導彈,也就是后來大家熟知的“爭氣彈”——“東風一號”。陳敬熊研制的導彈天線,是導彈的“眼睛”和“指揮棒”。他自力更生,打破理論限定,一舉解決了導彈天線研制中的關鍵問題,為導彈成功發射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科研工作的同時,陳敬熊也沒有放松對自己的思想改造和入黨要求。“全國解放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通過一系列學習,特別學習毛主席的《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一書,體會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領導中國富起來強起來。”他在入黨志愿書中這樣寫道??梢钥吹贸?,他的認識提高了。
幾乎在研制“1059”導彈的同時,國家還開展了另一項代號為“543”的導彈仿制工作,“543”導彈就是“紅旗一號”地空導彈。陳敬熊被錢學森指定負責遴選技術人員,組成攻關小組。其間,他解決了關鍵問題,“救活”了已經生產出來的24部配套“543”導彈的天線。利用“紅旗一號”和“紅旗二號”地空導彈,解放軍成功擊落多次來犯的敵機。
“在各方面都要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1979年12月26日,當時的航天二院23所科技處黨支部召開支部大會。會上,陳敬熊的入黨介紹人葉建華和蘇恩惠對他做出這樣的評價:“其為人耿直,待人誠懇,能夠積極依靠組織、傾聽群眾意見,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在工作上認真負責,能較好地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特別是在各種路線斗爭中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苯涍^表決,支部大會全票通過了陳敬熊的入黨申請,同意吸納他為中共預備黨員。
支部大會的決議上寫道:“陳敬熊同志本人歷史和家庭、社會關系清楚,陳敬熊積極要求進步,靠近組織,對黨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從1954年開始,先后多次提出入黨申請;20多年來,他經受住了黨組織的長期考驗;陳敬熊在黨組織的長期培養、教育下,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陳敬熊同志革命事業心強,工作認真負責,刻苦鉆研業務,對國防科研事業有了一定貢獻……”
正是在這次支部大會上,陳敬熊誓要“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之外,在各方面都要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由此,“像不像一名共產黨員”,一直提醒著他、激勵著他。
改革開放后,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抓住中國航天事業迎全面發展的大好時期,備受鼓舞的陳敬熊和同事對當前研究的相控陣天線進行系統研究,并跟蹤國際前沿技術,帶領科研人員開展微帶天線的研究工作。1995年,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9年,他獲得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到底像不像一名共產黨員”?榮譽光環下的陳敬熊沒有忘記入黨誓言,始終關心黨的事業,關注航天事業發展。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陳敬熊累積并總結了一套適合航天事業發展的理論和經驗,他將這些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年輕科技人員。退居二線后,他還堅持學習和研究,時常用自創的數學算法推導公式。
如今,作為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3所科技委技術顧問,這位百歲老人依然以自己的光和熱,照亮著溫暖著所里的年輕科研人員。“我要永遠跟黨走,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航天事業的發展?!?/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