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新一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汾渭平原被明確為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并列的重點區域。“陜西省特別是西安、咸陽、渭南、銅川、寶雞5市所在的關中地區,將面臨與京津冀一樣的整治力度,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方面進行大力調整。”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說。
陜西省政府近日出臺《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力爭到2020年,全省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3%,PM2.5濃度較2015年下降1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年均濃度基本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關中城市群空氣質量在全國排名靠后
2013年以來,陜西省持續推進“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6項措施,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在治理中持續改善。
不過,當前形勢不容樂觀。《三年行動方案》指出,陜西大多數城市PM10、PM2.5年均濃度超過國家標準,多數城市二氧化氮和臭氧濃度超過國家標準,關中城市群空氣質量在全國排名靠后,汾渭平原被列為全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而且,隨著關中地區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臭氧等復合型污染日益凸顯,空氣質量改善將面臨更大壓力。
“全省整體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優,導致復合型大氣污染特征明顯,PM10、PM2.5和臭氧已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郝彥偉說。
陜西第二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為49.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3個百分點,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高于全國8.2個百分點,關中地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強度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9倍、3.6倍。陜西省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亟須加快調整。
陜西省首次執行夏季限產和錯峰生產
為了實現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目標,陜西省將從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持續深化移動源污染防治、全面整治城市面源污染、大力提升固定源監管水平、強化重點時段污染防控、堅持全民共治6個方面發力,明確了29項重點工作任務。
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是核心。關中城市群核心區將禁止新建、擴建燃煤發電、燃煤熱電聯產和燃煤集中供熱項目,禁止新建、擴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水泥、焦化項目。
陜西省還將對燃氣鍋爐開展低氮燃燒改造。2019年年底前,完成關中地區現有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對燃氣鍋爐實施低氮燃燒改造,能減少臭氧前體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時,也能對臭氧污染防治起到積極作用,一舉兩得。”郝彥偉說。
《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強化重點時段污染防控,提出對工業企業實施錯峰生產。目前夏季限產和錯峰生產已開始實施。“夏季限產和錯峰生產在陜西省尚屬首次執行。”郝彥偉表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隨季節變化調整,冬天主要是控制顆粒物,夏天則要防治臭氧污染。現階段對臭氧污染的治理難度還比較大,實施錯峰生產主要針對的是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