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的首字母縮寫, PM10和PM2.5分別指的是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和2.5微米的顆粒物(人類纖細頭發的直徑大約是50-70微米)。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PM2.5又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或細顆粒物,是表征環境空氣質量的兩個主要污染物指標。
PM10主要來自自然揚塵、道路及施工場地揚塵、煤煙塵、工業企業排放的煙粉塵和機動車排放的尾氣等。研究表明,PM10可進入鼻腔,7μm以下的顆粒物可進入咽喉,小于2.5μm的顆粒物(即PM2.5)則可深達肺泡并沉積,進而進入血液循環,可能導致與心和肺的功能障礙有關的疾病。大氣中PM10濃度的上升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塵肺等呼吸系統疾病惡化,并可引起心臟自主神經系統在心率、心率變異、血黏度等方面的改變,增加突發心肌梗死的危險。
PM2.5通常把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2.5,又可稱為可入肺顆粒物,PM2.5的來源除自然和人為形成的細顆粒物外,還來自于環境空氣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PM2.5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此,氣象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由PM2.5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